洋溪花生市場熱銷
寧德網消息(小麗 耀琳 立凡)金九銀十,9月,又到花生收獲時,康厝畬族鄉(xiāng)洋溪村400多畝花生迎來集中收獲期,村民們正在房前屋后拾掇、晾曬采收回來的花生,忙得不亦樂乎。預計今年村里的花生每畝可收成300至400公斤,年產值可達500多萬元。
康厝畬族鄉(xiāng)洋溪村地處福安市西部南大門,坐落小浦線公路兩旁,由于該村獨特的地理條件,土壤類型大多為沙質土,耐旱、耐瘠薄、穩(wěn)產的高效經濟作物花生,就成為當地村民調整種植結構、增加收入的首選作物。刨收回來的花生經過純天然煮制的花生咸淡適中,香脆可口,吸引了各地顧客慕名前來購買。
近年來,洋溪村積極引導農民充分利用區(qū)位優(yōu)勢、資源優(yōu)勢,發(fā)展高效、生態(tài)、特色農業(yè),通過種植加工煮制咸花生,逐漸打響了“洋溪花生”的名氣,每年可出產花生250噸,帶動當地村民實現就近就地就業(yè),促進農民增產增收。
“一個大鍋容納40公斤花生,5公斤花生3.7兩鹽,加水放鹽,煮沸后再把已經清洗好的花生倒入……”花生種植和加工大戶王潤堂一邊燒火煮花生,一邊說道。王潤堂是洋溪村的老農民,他種植的5畝多花生今年喜獲豐收,預計產量超過8000公斤。因為煮花生經驗老道,加鹽量和火候控制得當,每年僅委托他煮制的花生就有7000多公斤。
洋溪花生通過本地種植與收購加工為主,實行農工貿一體化,產供銷一條龍經營,走“公司+基地+農戶”的模式,生產規(guī)模不斷擴大,產品由分散經營向規(guī)?;?、標準化、品牌化方向發(fā)展,銷售則由散裝銷售向包裝銷售方向發(fā)展。洋溪花生經過精心包裝后,由不起眼的“小雜糧”搖身變成了地方特產,供不應求。
“今年的天氣較好,花生種植質量和數量比晚年都有所提升,今年應該不愁賣。”康厝鄉(xiāng)洋溪村支書王少峰說。隨著網絡購物越來越普及,村里的很多年輕人把花生的信息發(fā)布到網上,吸引了各地的客商前來采購。
責任編輯:葉朝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