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美女先锋影音资源_亚洲宅男永久在线_H片国产在线观看播放免费_欧美va日本va亚洲ⅴa

  • <object id="tkyam"><small id="tkyam"><samp id="tkyam"></samp></small></object>
  • 首頁 新聞頻道 太姥山下

    父愛如書

    2020-04-12 17:55 周芬芳

        

    □ 周芬芳                 

    父親離開我們已經(jīng)整整三十年。我對父親,卻隨著人生歷程的發(fā)展而變得更加懷念深深。都說父愛如山,我卻覺得父愛如書,輕伴左右又浩瀚無垠,無論時間過去多久,他在你骨血里撒下的愛,都始終指引并激勵著你人生前進的方向與未來。

    我的父親正直寬厚、多才多藝、毅力堅強,命運起伏卻一生努力不懈。在那個人才稀缺的年代,初中畢業(yè)的父親,年紀輕輕就成為鄉(xiāng)村教師,分別在長橋、嶺下、漈下、甘棠、長坋、九洋、康里等多地任教。父親17歲站上講臺,自此全身心地把自己交給了教育事業(yè)。但是,時逢1960年屏南特色的“三反”暨“民主補課”運動,使他被迫離開了摯愛的講臺。隨后,在幼兒園任幼師的母親也跟著被下放了。此時,家中上有多病的老母,下有三張小嘴嗷嗷待哺,生活的重擔扎扎實實地落在父親肩頭,于是,這位文雅的書生便甩甩衣袖回到棠口老家鋤田種地。據(jù)說初務農(nóng)事時,他連田埂都壘不來,但生性樂觀又堅強的父親,居然憑著雙手一把一把地捧起泥巴,硬是將田埂給堆了起來。

    父親常說,肯學肯干,再困難的日子也會過去。在那個極端艱苦的歲月,很多人家為了換幾斤地瓜米,都把自己的女兒許給別家做童養(yǎng)媳。我的父親卻堅決不允許我和姐姐走童養(yǎng)媳之路。不僅如此,他還特別重視女兒們的教育和學習。文革時期,整個社會氛圍都不重視讀書,我當時年幼尚且處于小學階段,再加上家庭背負著“黑五類”的包袱,自然對讀書學習沒有多少興趣。那時,我常常偷溜到鄰居姑奶奶周永穗家里去學女紅,去繡花、挑花、編織麻線等等。父親知道以后,嚴厲反對。他認為這個特殊年代,孩子們?yōu)榱搜a貼家用已經(jīng)花了很多時間在田地里幫助勞動,若再有空閑,就應該利用來多讀書多學習。他暗暗叮囑我們,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讀書學習。而他自己,即便在人生最為苦楚的時候,依然常常在晚上歇工后躺在床上看書,這,是那時的我最難理解的。

    及至上初中,我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,除老師的精心栽培外,這背后少不了父親的悉心輔導。父親深入淺出、靈活有趣的講解,常常讓我茅塞頓開。記得剛學濃度配比解方程時,我對那些抽象的概念遲遲不能理解,為此我常悶悶不樂。父親知道后,隨手拿來兩個水杯,放入同等多的草木灰,邊加水邊講解,簡單的一番演示,讓我一下子就理解了艱深的概念。父親還常拿古文里的數(shù)學題來考我,并教我許多速算法。“遠望巍巍塔七層,紅光點點倍加增,共燈三百八十一,試問尖頭燈幾何?”他考我的這道數(shù)學題,讓我至今記憶猶新。我常常會想,父親站在講臺上,那風度翩翩、神采飛揚的模樣,一定非常深入人心。

    盡管成績優(yōu)異,但作為“黑五類”子女,我原本是沒有資格讀高中的。可父親始終堅持,并讓母親陪著我三番五次去縣宣教組報名。幾番艱辛周折,終于爭取到一個屏南三中擴招的寶貴名額。高中畢業(yè)后,我也成了一名鄉(xiāng)村民辦教師,雖然薪資微薄又離家頗遠,且父女不能常見面,但每次回家我都能感受到父親的欣慰之情?;丶业娜兆永?,他常常興致頗高地和我討論教育教學的方法,傳授我各種教學經(jīng)驗,并囑咐我即使已為人師,也不能停止學習。那時,能有一本《新華字典》便十分珍貴,父親叮囑我要勤讀多閱。

    父親博志廣學,古文、書法、武術、二胡、戲劇等方面皆涉獵頗深,但父親自己并不為莫須有的身份介懷,唯獨因此牽連子女生活前途,才讓他黯然神傷。1977年恢復高考,我參加考試并且通過了廈門大學的分數(shù)線,想不到最后卻因政審不過關而未被錄取。父親為此非常難過,即便被批斗時父親也從未因生活疾苦而流淚,然而此時,他卻背著我們偷偷抹淚。那時,我在忠洋初中部任民辦教師,每月工資已有三十多塊,對生活已經(jīng)知足,便反過來寬慰父親。父親對我深覺虧欠,卻不忘鼓勵我來年再考,他總覺得一定會有希望和辦法。第二年我改報中等師范學校,為了能夠被順利錄取,根據(jù)縣招生委員會的緊急通知,我三更半夜起床寫下了“與父親劃清界限”的材料。在那份材料里,我含混不清地寫著:“我保證在政治上堅決與父親劃清界限,在生活上因讀書求學沒有生活來源還需父親的幫助……”后來,我順利被寧德師范錄取。就在我入學不久的1978年底,父親也終于得到平反。這件事對于我來說始終如鯁在喉,而父親則一如既往,平和寬容,在時代洪流的拋擲中坦然承受著社會和個人的命運。

    父親平反后恢復了教職,重新站在講臺上的他意氣風發(fā),后來,又調任到縣城協(xié)助周永彬校長創(chuàng)辦城關中學(現(xiàn)屏南職業(yè)中專)。學校草創(chuàng),事務煩雜,父親不辭辛勞,兢兢業(yè)業(yè),在熱愛的事業(yè)上燃起生命的光亮。那幾年,父親還為輔導多位年輕人高考投入了很多時間和精力。父親言傳身教,以身作則地引導我們“面對困境堅持不懈,面對順境積極進取。”1988年,我在屏南二中教書時,終于考上廈門大學開始了深造,這不僅讓我自己的學業(yè)更進了一步,也讓父親得償夙愿。可就在第二年,父親病了,且一病不起!在廈門大學念書的第三個期末考試期間,我接到父親病危的來電匆匆趕回。“書,考好了嗎?”這是他離世前對我說的最后一句話。那年,父親68歲。

    父親對于子女讀書上學的重視,源于他認為知識能夠指引人的生活。我在1981年出嫁,當時的風俗很流行準備金銀首飾作為陪嫁物,父親卻用兩個月的工資,買了《辭?!贰掇o源》《家庭日用大全》等書籍作為我的嫁妝。有人取笑父親是“嫁妝不夠,書本來湊”,但其實,當時的10塊錢已經(jīng)能夠買到一副很好的銀手鐲。父親的良苦用心只有女兒明白,而父親這一本大書,才是我獲取人生知識和智慧的源泉。

    父愛如書,我會永世珍藏與品讀!

    責任編輯:鄭力煒





    返回首頁
    相關新聞
    返回頂部
    寧德網(wǎng)簡介 版權聲明 聯(lián)系我們 加入我們

    寧德網(wǎng) 版權所有,未經(jīng)寧德網(wǎng)書面特別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

    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3512014001 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號:1309374

    廣告聯(lián)系:0593-2831322 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:0593-2876799

    寧德市新媒體網(wǎng)絡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:寧德市蕉城區(qū)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

    閩ICP備09016467號-17 網(wǎng)絡舉報監(jiān)督專區(qū)